跳到主要內容

回憶錄- 圖書館1


如果要觀察一個學校的深度,可以從圖書館入手。

在我高三前,或剛成為新生時也是如此觀察一中的。門口貼了學測指考的優秀表現,彷彿皆出圖書館長門下。進門後直走是書庫,往上閱覽區和零散的教室。書庫的氣窗旋轉著灰塵和陽光並落的風扇,陰影中我尋過小說還有自己的歷史。鐵鏽製的書架、書背的借書卡,此處似乎停留在1990年代,BB扣會突然響起的ㄧ節下課。

我並不是很喜歡學校的課程,不過喜歡老師和表現優異的成績單。當然,如果都表現優異的話。高一時課程多給了我先修、發呆閱讀,還有遠眺窗外的時間。可惜莊敬樓設計不良,附近又有施工中的景賢樓,我便無可奈何地沉浸書海。來來往往地拿破了紙製的學生證,我國三的臉上除了青春痘又發出成團的毛球。借過的書種類繁多,但印象強烈的就是純愛小說。說來慚愧,當時我確實是會為了在ㄧ中的中心,呼喊蔡餅乾等的作品淚眼闌珊,順手感懷青春路途的不遇。

而在三樓有閒置的教室,和大量課桌椅。高二時導師都在那上生物課,也一堆人睡午覺。那邊採光本應意外的好,可看向水利大樓的玻璃窗皆為舊窗簾所遮。我便只能看清強光下的灰塵,或者口沫。而其實我在高二前是很少走上此地的。那時二、四樓是壁壘分明的閱覽區,二樓乃夜間高三學長專用,其餘學弟只能去四樓玩沙念書。另外,學姊學妹不在此限。

下課鐘響,各班總有人衝向二、四樓搶先佔位。背包、手提包、水壺、參考書,甚至剛看(用)完的FHM都可出現在佔位必備的道具。基於一中人優良的品性與操守,我見包在人不在而取錢包,卻不謀其位。這可是教官屢屢稱讚,亟於表揚的好德行呀!不止司令台隨你上下,連筆錄也讓你作到飽。由於高ㄧ時補習繁忙又鑒於學長諸類事蹟橫行,我只好在宿舍配著漫畫苦讀各科。段考逼近時,館內充滿著平時未能認真的怨念、還有逃避補考的願望、魔人們稱霸全校的野望,加上男子高校生的體味,不是阿鼻地獄就是某些人的天堂。

但高二某日,我就在那地獄或天堂盛開的時刻走入。

我必須說,那ㄧ直不是我的天堂。我那天尋找的是在地獄中佛祖垂下的蜘蛛絲,供我這般惡人往生極樂世界的可能。那個禮拜,有個常在那念書後來跑去念建築的同學對我說他昨天在那邊看到ㄧ位正的學妹。

"幹,真的假的。"

"而且170耶,你ㄧ定要來看啦 " 語畢數小時後,他戴著信誓旦旦地對我保證,沒有就送我FHM的表情拖我下地獄。當然我對一中生母豬賽貂蟬的眼力充滿著信心,完全不相信他精蟲衝腦的說詞,面不改色地念著圓和橢圓。

直到學妹往我們那邊走過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畢業之前 高中網誌的定義 of M105 kaworu

我喜歡鯨向海的作品 也跟每天瀏覽他網誌的數百人同好一樣享受閱讀 但當認識的正咩的相簿隨便都可破千時 我常常想起我所謂網誌的處境 以及超低人氣的憂慮 (純文學某種層面的隱憂) 當回應數過少 與回憶顯得不成比例 仍相信回應和發文數成 低度相關 有時覺得會在不斷的寫作 耗盡墨水和思慮 如同熱帶叢林底彈盡糧絕的 光桿司令 可能言之過早 但當我們的時代同步融化著 或許信念也是 我們淺嘗的一根冰棒 高中如此 在長庚那樣漫長的日子 (忙碌是必然的) 事情能有所轉變嗎 真的真的 不惜歌者苦 你看鯨大也到了第3本詩集 (而我還正在開始 真是的) 出名要趁早(她自海上來) 而我最終獎落誰家XD

舊地 - 開站演說

自從去年寫完一篇關於某人的網誌後,就半自動地封筆。 我規距地登入無名,記錄思念、哀傷,和一些難得的歡笑。仔細想想那都是遙遠夢中一個男孩的例行公事。現在這個習慣的一部分被FB取代,觀眾也變多,但書寫卻愈來愈隨意。我難期待一首認真或偶然天成的詩作會比一個爆笑的youtube連結受歡迎,或者完整地視聽。 吶,妳知道嗎? 不只無名輸給了臉書,連我也是。 想起這些,包括社群網站和無名digu功能的推廣失敗、煽動朋友轉換平台、誰來我家逐漸是廣告機器人,和我放棄了yahoo messenger, 我們的青春無疑是上世代的遺物。 妳知道嗎,yahoo 可能要被阿里巴巴併購了喔,馬雲興趣勃勃地瞄準美國市場呀。可是我的文章,似乎找不到去處了。有誰會努力地啃完上千字,欣然地按讚。也許會有人評論,推用心文火或專業文。但我也再也沒那麼期待過一個人的留言。妳知道,我常常是為了妳的一句話或一抹笑意努力地書寫。即使回頭,黃昏掩蓋了來時的路。 縱然如此,我還是想舊地重遊。 畢竟我是渴望書寫的。 那我得寫點什麼呢? 我想應該會有音樂的筆記,詩文還有我某些賭爛的抒發,和有無法脫口而出的小情書。時至如此,我還得用如此舊世紀的方式表達情意,是否迂腐呢?嘿,可是妳知道嗎,有些是難能說出口的。似乎脫口,即如雲煙散去。文字似乎能凝聚我的情意,永遠地記錄那時的哀思。在此逃避目光,婉訴衷情。 除了書寫,我找不到天堂的入口。

給那百年一見的愛情-創作序言

今天偶然看到一篇短新聞 這裡 主角是自稱100歲的人瑞  將與17歲的新娘結婚 雖然在索馬利亞高齡者和少女結婚不是件稀事 只是如此高齡的在當地也很少見 (他自稱他一直等著少女的成長) 這是光源氏計畫嗎   冏 -------------------------------我是分隔線------------------------------- 感慨還是有的 只是我想已經不如其他文的強烈 當然老人是否抱持著真愛呢 如果有的話  也許我想那是悲哀又同時美好 一份近乎百年尋找   又將如朝露消逝的真愛 夕陽近黃昏 所以我想起了妳  還有  我自己 以及我所熟知的各位班對和有浪漫時光的友人 你們又用上了多久尋找真愛呢 那真的是愛情嗎 唾手可得如此艱難的愛情 而我真的找到過嗎 我很希望沒有喔 可是也矛盾的希望就是你 飄過的青春 有朝如雲降落 我想   是該寫首詩的 給那百年一見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