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2的文章

北海道 小樽1

   直到討論札幌的行程時,同行的朋友加入小樽。一日遊,符合大多數人不於此住宿逛過幾個景點的習慣。事前我對於小樽的認識遠淺於函館,無偶像土方歲三的墓,又是早已凋落的城鎮,行程就予友人排出了極似旅行社的行程。小樽運河、音樂盒館、硝子(玻璃)館,滿是臺人港仔陸客。這也不能說自由行無用,實在是各類參考書籍和攻略只指點了這些,我們這般的新手也便宜行事,少走冤枉路。但景點之所以出名,是有很多原因的。     從札幌搭快速列車,約莫一小時可到小樽站。小樽站口的坡道直下便是創造城鎮的港口,和遊客搶拍的小樽運河。 運河橋上是人力車夫,以及偶落雨滴的陰霾。我和一群校外教學的小孩走到運河邊,看導遊也帶人過路口,一陣子後便要趕赴哪個景點消費。我擔心這陰晴是否能讓我看見運河的流動,但雨滴也是打動了靜止的水面。曾經雨是落在船板,而今日落作波紋。未有遊船,人群往運河不遠的文創園區群移動。       街上除了外國遊客,也有修學旅行的中學生們。他們雖為本國人,但和我們都是異鄉人,不知小樽的哀愁,玩鬧於店家門口,遊走旅遊書推薦的景點。而這樣就可以了,我們也都可算是來過小樽。音樂盒館內轉著不同樂曲,橫跨jpop古典動畫,你甚可為其加上各類造型。雨中的小樽,女中學生來往樓梯間,我找不到桑田佳佑的 明日 晴れるかな送給心上人。樂聲寄宿發條和金屬顆粒,我想帶回的卻絕唱。中午走在館外,雨後的運河似乎明朗。我和友人分開行動,想再看晦暗無光的運河,懷疑哪裡使小樽如此的哀怨。

Dreamwalker

有人須從長夜醒來 為了講述夢境 在子時的鐘未響 不知夢如何多 夜如何長 約定彼此珍重 你作無畏的夢遊者 巡弋文明的消失 跌入溝渠和大火 不知夢中肢體 你從何缺損   守候地球自轉 日出夢與現實的交界 透明的灰燼海底 你伸小指打勾 說誰也別輕易背盟 就此我可好安眠 因彼此只能距離了夢

Hakodate 1

狂風催促日落 呼熄星光   沿路記念碑上的名字 指引來人 燒百年的燈火 如夜車到達拂曉和函館 穿透津輕海峽 激發光明的追尋

Oni hanabi in Noboribetsu

    地獄谷火山口上 登別-泉源公園   諸鬼傾巢 借日月焊接熔岩 火星不可直視 淹沒人群的絢麗 閰魔堂前花火撩亂 我們牽手 似看海嘯的小孩 等岩漿退潮 妳的溫泉鄉如何湧現

北海道 洞爺湖-1

           雲影下的洞爺湖四面皆山,內有數島。湖畔有出租快艇、天鵝船、遊覽船的商家列出各類環島或遊湖行程。那時不甚確定是否要以 1200 圓的船資來往中島一趟,只是在碼頭拍下遊覽船划動的水面、和縮小的身影。偶爾附加其他店家誇張的宣傳插畫。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渡過的洞爺湖,刺激、壯烈、優雅,都有應對的湖景。看競艇的尾巴拍打湖面,而遊覽船翻攪波浪。洞爺湖非是雲海的平靜,抒發她的情緒。      拍慣船影與湖景,公共藝術裝置可用來作為加強意象的手段。我駐足各作品前,尋找它們呼應洞爺湖的方式。想像人在同個動作下於湖的情思,並轉換在構圖上。讚嘆湖的廣大、天地的一體、或是沉沒於洞爺湖中的時間。湖汐敲擊碼頭,撫摸遠方的沙灘。無論人船縱橫,她仍不停歇往陸地的侵蝕。時間的記述在此無法度量,因為規律和接近單擺來回的永恆。但她的容貌遠比水鐘豐富,吐氣化雲。山色和岸邊模糊,唯存浩瀚的湖面。      沿著湖畔是約 1.6 公里的步道。許多大型飯店分佈,也有興建中的。有些遊覽車停在湖畔旁的停車場,遊客下車吵鬧。我時常能聽到中文,和團體特有的喧嘩。那讓我情願寧靜,看湖光不發一句母語。用藝術裝置的眼看向湖的中央,它的視角常被觀光客忽略,卻是洞爺湖景的另種可能。我專心地取景,為妳捕捉飄渺的洞爺湖,她所有變化的姿態。

北海道-外國人墓地

 因為是點狀分佈的遊記,所以不會按照時間順序書寫,純因個人任性。首篇是我行程規劃就引頸期盼的外國人墓地。對此地的嚮往是從讀孫梓評的詩中出現的關於外國人墓地的意象。對海的長坡道上,異邦人同眠靜寂,無論來自哪個遠方。 詩句可能不是這樣,但我畢竟感情用事的誤讀,搭到函館市電的一個終點,再走上1.6公里去見一個夢幻的意象。那時我著急地趕路,像要去見某人。那日天氣多雲,海風強勢襲面而來。沿著坡道,幾天而來足部的疲勞十分刺激,恍若這是一程給我的送葬。沿路有高龍寺,它的山門也是文化遺產,寺院也有日式墓碑。這遠離舊市區,是為死者創立的城市。函館是海帶來的城市,而它的市民生前死後皆遠眺海面。有遠望魚群的魚見坂,還有通往墓地的船見坂,人們脫離不了如鉗咬著函館的兩個大海。 雖說是外國人墓地,但實際能進入遊覽的也只有天主教徒的墓地。東正教和新教徒的墓地都已鎖上。我的身手還不至翻不過簡單的圍籬,但他們似乎不願我活生生的打擾。天主教徒此刻顯得意外慷慨,信仰竟能落實。往見內部,老墓碑已不知姓名籍貫,祭祀似已斷絕。而某些日本教徒的墓碑上刻著家人的名字,我不明白這是溫馨還是難過。 這並非是個適合旅遊團觀覽的景點,它有著巨大的平靜。穿過死因的群像,海浪包容了帶往他界的孤單。外國人墓地,並非只是給予外國人墓葬的專區。它承認了無法消去的孤獨,因而集合人群望海。孤獨因此顯得更加巨大,卻不至令人感到特別。我並非孤獨地孤獨,外國人墓地安慰了比其住民落寞的生者。一旁的停車場和它都適合拍函館的海景,是函館最濃的孤獨,獻予我嚐的苦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