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認錯,是亞洲華人對於優客李林的記憶。而我知道的優客李林,是在至情至炫上突然來訪的李驥與林志炫的合唱。 第一次聽到兩人的合唱,我隱約可以觸摸兩個朋友許久不見仍有的契合。在1996年,優客李林的全盛期,他們意外地分開。有人說,是因為對於助理Maggie的三角戀情使兩人形同陌路。嘿,真的這樣,為什麼能為因女人窩裡反的混帳寫出一首哀美的情歌呢? 過了多年,林志炫仍在歌壇煥發美聲,臺灣的男版席林.狄翁。而李驥,卻離開了歌壇,投身IT產業,似乎與歌壇毫無關連。後來他在幼兒教育方面也有耕耘(可以買到他錄的床邊故事之類)。 他們兩人分開的原因,在某些訪談提到是因為家裡開印刷廠的林志炫的ㄧ些掙扎,和李驥對於未來職業的選擇云云。有時親密的好友反而因為自認對方能夠完全理解,而錯失了溝通的機會,以致形同陌路。 說來,每個人都有過這類事,不是嗎? 最終他們仍和解,也以優客李林的組合上了公視的音樂萬萬歲。 總覺得,比起1991年的認錯,兩個人其實都老了。林志炫的真假音轉換技巧更好,運氣也自然順暢,共鳴比年輕時深刻。但兩人所代表的世代已經老得開始前往小林眼鏡尋找眼鏡,憂心退休要如何規劃。不過我還是喜歡優客李林,深覺得他們超越今天的許多團體和創作者。那種民歌以後清新自然的氣質似乎到90年代便已絕弦。越來越多的商業情歌開始進駐電台、MTV、Youtube,和快來的Facebook Music (暫稱),我的世代所分享的不是靈魂的共鳴,而是文案宣傳修飾一再的機械聲。曾幾何時,我們不用向獨立樂團尋求遺珠。 唉,錯過優客李林,錯過蔡藍欽、張雨生,我的90年代連一首夜夜夜夜 都沒跟上。"I don't believe it...是我放棄了妳 " 空寂得剩下風吹的夜晚,哼唱認錯,勉強達到聽收音機的過往青年的 情調。20年了不是嗎, 為什麼還沒有超越你們的二重唱呢? 為什麼只有一再宣傳的素人和選秀,沒有首能轉開收音機鈕,萬戶擣 衣聲般的情歌? " 在這個世界, 有一點希望,有一點失望,...